17日,青奧會開幕倒計時30天,23公里長的明城牆開放,近20萬市民登上20多米高的城牆,“周游”氣象萬千的“新南京”。
  昨日一大早,神策門前就聚滿了等待登城的市民。上午9時,城門打開,市民一擁而入,瞬間就把城牆擠得滿滿噹噹,瓮城上下熱鬧得像個廟會。
  “真是幾十年等一回,還不好好走走看看?”家住邁皋橋的劉鵬老人一身短打,胸前掛著攝像機包、相機包,背包里塞著礦泉水和乾糧,“今天要花六七個小時,把23公里全部走完!”
  “你瞧瞧,登上城牆,視野多敞亮,那是紫金山,那是雞鳴寺,那是紫峰大廈……”許府巷的劉阿婆帶著孫女,趴在垛口比比劃劃。
  “今天的明城牆,真的成了‘民城牆’了,你看南京市民對明城牆感情有多深!”南京城垣博物館負責人曹芳卿介紹,明城牆六個段落全部爆滿,全天有20萬市民登上城牆,這讓他們又高興又擔心,除了調集大批警力,文廣新局機關幹部,保安公司的內勤、會計都上城牆維持秩序了。
  南京現存23公里(實體段)明城牆是世界上最長的城牆。從1994年維修開放台城起,南京進行了建國以來歷時最長的文物保護工程,每隔兩三年整治開放一段城牆:1996年開放漢中門,2001年整治獅子山風景區,2004年開放小桃園、鬼臉城……直至神策門至解放門城牆段整修,竟然耗時20年!如今,城牆本體全線具備開放條件,城牆外側99%得到整治,可以通達。
  “對南京人來說,明城牆就是他們的鄉愁”,南京市領導說,城牆不但要保護好,還要敞開來、用起來(開放)。因此近幾年不僅明城牆整治加快,保護標準也更為嚴格,15米範圍內建築拆光,50米範圍內不得新建建築,50-200米範圍內建築高度不得高過城牆。
  拆光棚戶搭建的明城牆,猶如撕掉身上的腐肉,煥發出厚重高大的雄姿。旅游部門因勢利導,依托城牆段串聯周邊景點,形成若干特色鮮明的旅游段落,游人陸上(城牆下綠道)走、水中游(坐秦淮畫舫)、空中看(登臨城牆),水陸空交替展現,一路體驗城市滄桑與繁華。
  但登上二十多米高的明城牆,城市的“礙眼”建築也無形中放大。“你看,玄武湖北邊的幾棟高樓杵在紅山、紫金山之間,真不搭調!”“清涼門的移動大樓怎麼那麼高,真扎眼!”……登上城牆,市民仿佛成了規劃師,直覺讓他們對建築敗筆一一評頭論足。
  市文廣新局局長刁仁昌說,讓市民游人觀光游覽,不只監督城牆本體維修,還讓損害城牆天際線的“害群之馬”大白於天下,同時對拒絕拆遷、阻礙城牆開放的單位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。
  正是在專家市民的呼籲下,城建正勇於糾錯。玄武湖東岸的太陽宮的“皇冠”掀掉了,建築塗成了“低調”的淡灰色,不再“張牙舞爪”了。台城大廈降層改造後,在城牆上“看不到了”,讓路城市風景。但市民不僅期待城牆完全徹底地開放,還希望更多城建瑕疵消弭無形,從這個意義上說,開放城牆,不僅讓市民觸摸歷史,還讓他們深度感受城市,甚至影響城建。
  本報記者顧巍鐘 攝影萬程鵬  (原標題:“二十米高度”周游新南京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n95znxc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